一是沒有時間,二是很花時間。在散落的記憶中,我想開始寫下我的旅遊日誌,將自己曾經走過的足跡做個整理。
話說幾年在異地的漂流,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記錄,但也因為網路日新月異太快,發現剛上手的新玩意,馬上就被取代,從BBS、網站、社群、部落格再到現在的APP,網路世界只有第一,當服務功能越多,被併購消失的機率越大。
另一次可怕的經驗,曾經將所有的回憶放在一個相片庫的網站,後來網站說關就關。又碰到剛英國時,從台灣帶來的ACER筆電就掛點。新買的還不到三個月,研判是因電壓不同引發故障。電腦送修事小,裡面所有的照片還來不及備份,對我來說最珍貴的幾百張在新加坡畢業典禮上拍的照片,瞬間人間蒸發!這猶如人間慘案,更別說找當地的服務中心來處理維修收件這些事情。
初來乍到這個陌生環境且在語言還不靈光,就發生這種事情,似乎在考驗我的適應能力。當時要在住宿家庭上網並不方便,要先跟home ma預約時間,也無法打回台灣求救。 歐洲的服務沒有亞洲便利,還好在英國保固期間維修收件是不收費的。但是打維修電話是按每分鐘計費,電話那頭還會聽到腔調很重不標準英語,這些海外公司的電話客服人員總讓我豎起耳朵用力練聽力。慶幸的,我遇到非常好的homestay,我的home ma 幫我解決了這些可怕的問題,但是對這些過程卻是心有餘悸。既然來到這網路不發達的地方,那麼就讓生活回到簡單吧。
一段時間不用,就像銀行好多帳號,也都忘了密碼,如此這般,就暫時不碰這些玩意。
很多人都說,出國後才會發現自己國家的好。的確是,但也是習慣問題。
當亞洲已經開始紛紛架設光纖,當時的歐洲卻還在使用撥接。到了這個曾經是日不落的大國時,確實讓人覺得失落!但是眼看06年時的英鎊,從1:58一路下滑到1:40,漸漸明白原來世界的重心已經悄悄從歐洲轉向亞洲了。
飛出小島看世界
從台灣這個小島到北京這片大陸的權力中心,再到英國這個大島,沒來以前,我還真的不知道原來英國指的是英格蘭+蘇格蘭+威爾斯+北愛爾蘭四個國家。
以前總覺得世界太大,歐洲離我太遠,沒有機會好好認識她。再讀一遍世界歷史,發現每座
城市都有自己迷人的故事,還有那些不同時代豐富每個城市內容的代表人物。
旅行如果只是看風景,五分鐘就結束了。
旅行的另個意義讓自己明白;我是誰,我從哪裡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