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2006年6月16日 星期五

坎特伯里 Caterbury

2006年從新加坡參加完畢業典禮,搭上新航的班機飛越10,884公里距離,抵達倫敦希斯洛機。
這是我的壯遊第一站。


到倫敦已經傍晚了,但距離未來幾個月要居住的地方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。

一下飛機後,龐大的希斯洛機場塞滿了許多觀光客,感覺上其中以亞洲來的印度人最多。
從歐陸其他地區來的歐洲人,長長的排隊隊伍一下就沒有了,怎麼亞洲來的隊伍人潮遲遲沒有短少!?原來,從亞洲來的航班還要被要求提供X光片的證明。在2008年以前,去英國還要辦簽證的年代,很興奮在隊伍中發現兩個拿綠色台灣護照的台灣學生,他們是透過代辦中心來念書,所以有事先提醒他們在台灣做好X光片子,但是還是要在排隊。已經忘了,是不是要求他們要重拍。

是要證明沒有從亞洲沒有帶傳染病過來?!還是必須身體健康了才能進英國土地?
在歐洲,亞洲人似乎被當作次等公民,這是我在英國的第一印象。

因為機場的這一耽擱,原先在機場外來接機等候我的語言中心的兩位帥哥,足足等了快三個小時。也因此直到深夜才到了坎特伯里。我的住宿家庭已因為時間太晚而拒絕我當晚的入住,還好學校即時安排我住在學校一個女職員的家裡,度過我在英國的第一個晚上。

一早直接到學校報到,順便看看這個人口不到5萬的小城市。
印象中,我的homeba跟我說過,在英國人口必須超過10萬人才能被稱作CITY,但坎特伯里卻因為它獨特的歷史地位,成為一個城市。
















坎特伯里,英國英格蘭東南區域肯特郡的市鎮。坎特伯里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早的落腳點,現為聖公會實際領袖坎特伯里大主教駐錫之地。坎特伯里座堂及聖奧斯定隱修院等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 由於忠於教會的主教托馬斯·貝克特在祭壇上被殺,故該市座堂長期以來是朝聖的熱點。

這種以大教堂聞名的城市,小巧美麗,處處充滿鄉村氣息。我非常喜歡這個小城市。